零售业
零售业
2014年O2O电商模式十大趋势
作者:森睿编辑中心 来源:转载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O2O模式可谓是电商行业的一大热词。2014年,O2O电商模式将有什么样的发展?
趋势一:私人订制,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
中国电子商务正呈现两条发展走向: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传统企业犹如陆地的百兽之王,我们会看到老虎插上网络翅膀,如虎添翼。无数风起云涌的淘品牌如天空中的雄鹰,虽生猛但不落地就难长生。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的飞,飞的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如果电商企业不能快速的向传统企业学习,落地变重,这段幽怨的台词可能会成为部分淘品牌的宿命。
趋势二:狼旗,2014年将是B2C企业的淘汰年
2014年,电子商务仍然会持续火爆,但是这却掩饰不了一个事实——一大批企业将会从电子商务这艘航母上被冲刷下来。在市场竞争仍以价格竞争为中心的初低级阶段中,烧钱不可避免,这就必然导致一大批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率先退出市场。同时目前B2C领域的部分企业问题多多,缺乏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硬性支撑,导致对品质和成本的无法把控,缺乏对品牌的深刻理解,把知名度等同于品牌……
趋势三:三城记,O2O电子商务模式新突破
2014电子商务市场依然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当C2C模式日渐式微,B2C市场逐渐饱和,O2O模式悄然兴起,百团大战过后,吹响的是O2O大战的号角。当消费者因实体商城的价格而蹙眉,因线上消费的虚拟而不安,O2O模式脱颖而出,成为连接线上与线下的一个桥梁。
趋势四:机械战警,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自1997年诞生第一家专业电子商务网站中国品牌商城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B2B、B2C、C2C、O2O以及第三方支付等多元化发展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出来的政策法规包括电子商务类、网络购物类、电子支付类三大类近三十部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2014年是一个分水岭,随着电商企业群雄逐鹿,各相关的法律法规会相继出台草案。
趋势五:一路前行,电商外包挖掘长尾市场价值
随着电子商务步入快车道,其火爆的发展空间带来无穷市场想象力的同时,由此发酵出来的外延细分行业也在逐渐崭露头角,电商服务业就是一例。电商服务业主要针对传统品牌企业,为其提供网上产品分销、电子商务渠道管理、仓储配送、软件应用等服务。
趋势六:无尽的爱,社会化电商发展空间广阔
社会化电子商务(Social Shopping),即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更好的促进电子商务。如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现实和网络的界限将逐渐模糊,人的社会属性将越来越多的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展示,社会化电子商务就是希望通过将人的社会属性以互联网的方式来传播、推荐商品/服务,并且实现更好的基于互联网的消费。目前,社会化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是下面三类:
1、基于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社区
2、第三方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
3、基于社区的社会化电子商务
趋势七、诺亚方舟,信息流、物流、支付流仍是电子商务三大瓶颈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经济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交易方式的创新,特别是流通模式的变革。作为整个电子商务模型的三条动态主线,物流、支付流和信息流是每一笔电子商务交易都不可或缺的。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是桥梁,支付流是目的。要想冲破瓶颈有所发展,那就要将这“三流”一体化。
趋势八:猩球黎明,购物搜索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国内互联网电子商务多年来的迅猛发展,网络购物用户达到近四亿的人口,已经进入“全民网购时代”。同时,一批新兴的专业购物搜索引擎凭借自身在专业购物搜索领域独特的体验与特色迅速崛起,用户数量也日益扩增。未来,购物搜索机遇与挑战并存。
1、购物搜索的发展依赖于B2C的发展程度,垄断是搜索引擎的克星,而只有B2C是唯一不存在垄断的电子商务领域。
2、购物搜索是个长线的战略性产品。
3、评价体系还是购物搜索的关键。
趋势九:曼哈顿,网购环境进一步成熟
电子商务经历了十多年的沉浮,泡沫被吹掉又出现,大型网站快速扩张又迅速倒闭。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市场整体的目标受众还是越来越多,所涉及的行业和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市场份额也是飞跃增长,更关键的是品牌环境已然开始走向成熟,主要体现为五点。
1、百万企业加强了信息化建设。
2、网络安全得到政府重视。
3、在线支付形式便捷多样。
4、网民养成了网购消费习惯。
5、互动功能满足网民多种需求。
趋势十:明日世界,移动电商时代强势来袭
在国家政策支持,资本涌入,用户倍增,上网资费持续下降,上网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趋势下,移动互联网炽手可热,移动互联网成为新一轮“造富浪潮”和“黄金”产业,必然催生更多伟大的企业,移动电子商务5年后一定会超过传统电子商务。
1、移动电商将是未来商业价值的一次大迁徙。
2、传统电商纷纷进军移动电子商务。
3、2014年将是移动互联网一个重要的临界点。
上一篇:百货拢家庭消费 下探定位还击电商 | 下一篇:为什么日本实体商业能抵住电商经济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