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
南京路和淮海路调整结构转型“触电”O2O
作者:森睿编辑中心 来源:东方早报
黄浦区副区长吴成在中国首届商业品牌电商化发展论坛上透露,为了应对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挑战,南京东路和淮海中路将保持每年10万平方米以上面积的商业结构调整,以时时输入“新鲜血液”。
网购步步紧逼实体店
去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总额突破1.3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还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从黄浦区的情况看,社会消费品零售(简称社零)规模在全市中心城区一直领先,但去年上海的网络零售规模已接近黄浦的社零总额,“2012年黄浦区销售总额是48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亿元,分别占全市份额的9.1%和9.3%。”吴成认为,如果不尽快转型“触电”,实体店很快将失去优势,“电商和实体店的关系不是敌对而是竞合。”
因此,“触电”将是上海两大商业街南京东路和淮海中路的新方向。吴成透露,黄浦将通过资金扶持引导有条件的传统商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搭建平台帮更多企业找到合作伙伴。
今年调整12万平方米
除了鼓励实体商业“触电”之外,吴成还表示,南京东路、淮海中路两大商街将坚持实施商业结构调整,以达到建成世界性商业街区的目标。
近来,淮海路和南京东路的商业频繁调整,即将改头换面的中央商场、修缮并引入国际大牌的国泰电影院、实施品牌调整的百盛淮海店等,无一不是舆论焦点。预计在下个月,位于淮海路的K11购物艺术中心也将开门迎客,这家购物中心将更注重综合体验的消费形式,甚至在商场里开辟“开心菜园”,以求呈现的不仅是购物中心,更是一个艺术乐园、旅游景点。
吴成告诉记者,大家所看到的这些变化只是商业结构不断调整的一部分,而这种调整将成为常态,“南京东路和淮海中路每年的调整面积将保持在10万平方米左右,今年将会达到12万平方米。”如此规模在南京东路和淮海中路商业体量将分别占到3%和8%。
试水“体验”和“买手”
每年10万平方米面积的调整,怎么调整?调整不是一味走高端路线,体验式和“买手模式”将成为关键词。
吴成解释,无论电商发展如何迅速,实体店都不可能完全被取代,其原因便是实体店承载的体验功能。淮海中路上即将开出两家体验店,一家为奢侈品牌体验店,提供皮具制作演示、现场体验、互动定制、文化艺术讲座等服务,而另一家名车展示中心位于原第一百货淮海店的位置,将以集展示、销售、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形式呈现。
同时,淮海路的马莎百货和连卡佛将成为“买手模式”特色百货的代表。连卡佛将在不久之后重返淮海中路,其专业买手队伍定期赴世界各地采购,包括600多个小众设计师品牌的个性单品和跨界合作的限量品。
上一篇:新世界地产上海项目捂地20年赚70亿 | 下一篇:商业地产新趋势:内街成“宠儿” |